對于光伏行業的未來前景,即使面對人民幣貶值、出口下滑、經濟放緩。中國經濟放緩,代表了中國正從投資帶領型的經濟體轉型成為消費引導型的經濟體。中國光伏行業也一樣,內需市場正在逐步擴大,政府倡導的光伏應用也不僅僅是出口。但就出口而言,上半年光伏出口仍逆勢成長,畢竟全球的需求量還在激增,而中國要供應全球70%以上的產能。
除了全球市場需求依舊旺盛,光伏行業的集中化程度也越來越高,一線品牌的企業憑借技術、質量、品牌優勢將掌握80%以上的市場份額。而二、三線企業則背道而馳,生存機會不斷擠壓。
暢想一下,5年以后,中國可能是:
1.所有的工商業、公用設施等適宜安裝光伏的屋頂都被要求使用光伏新能源,并獲得相對應的綠色評級。
2.農村屋頂光伏電站林立而起,形成一片片藍海,全國人民向霧埋宣戰,有效減輕霧埋污染。
3.碳交易,碳排稅可能納入立法,企業根據每年用火力發電的量,承擔相應的碳排稅,就是說用傳統電力需要交稅了,所交的稅作為財政部光伏新能源補貼資金的來源之一。
4.所有的產品售賣的時候都有綠色標簽,類似食品上標有卡路里,所有產品標出生產這一產品用了多少電,對應產生多少二氧化碳。大家就會去選擇碳排少的同類產品了。
5.很多農村出來的年輕人可能愿意回農村,發展農業,因為現在有了農光互補、漁光互補項目,“種地、種電,種健康”這就是未來新農業思路,一塊地,2份收入,還能善待地球,何樂不為呢?
6.光伏家裝市場、能源互聯網、光伏金融的出現,讓更多普通人能參與進入光伏新能源行業,你有技能,你有技術,你有閑散資本,都可以參與進來。新能源必須是個和人人有關,人人都可以貢獻并獲得收益的行業。
正所謂陽光普照大地,人人皆可獲益!